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4:19 点击次数:134
读音:陟字读作zhì,是一个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。
字形:陟字为左右结构,部首为阝(fǔ),由“阜”和“步”两部分组成。阜部表示山丘或台阶,步部则像两脚交替行走的样子,整体字形形象地表达了从低处向高处行走的意象。
结构:陟字的总笔画数为9画,笔顺为横撇弯钩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撇、撇。
“陟”字的字义解析
本义:从低处走向高处。这一意义源于其字形所表达的从山脚向山顶行走的意象。
引申义:
抽象的升高,如登上帝位、提拔升迁等。
登程、走,如“若陟遐,必自迩”(如果要走到远处,必须从近处开始)。
也可以用作人名,寓意积极进取、志向高远。
图片
“陟”字的文化意蕴
积极进取:陟字所表达的从低处向高处行走的意象,寓意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、积极向上的精神。
志向高远:由于陟字常用于表示提拔升迁等意义,因此也象征着人们追求更高职位、更大成就的志向。
“陟”字取名的寓意
积极进取:取名陟字寓意着孩子将来能够积极进取、不断向上,成为一个有追求、有理想的人。
锦绣前程:由于陟字常用于表示升迁等意义,因此也寓意着孩子将来能够拥有锦绣般的前程和美好的未来。
“陟”字古文献中的引用
《诗经》:
“陟彼崔嵬,我马虺隤。”(《诗经·周南·卷耳》)这里的“陟”表示登上,描述的是登上高高的山岗,马儿都累得腿软的情景。
图片
《尚书》:
“若升高,必自下;若陟遐,必自迩。”(《尚书·太甲下》)这里的“陟遐”表示远行,意味着如果要走到远处,必须从近处开始。
“三载考绩,三考,黜陟幽明。”(《尚书·舜典》)这里的“黜陟”表示官员的进退升降,即根据考核成绩,黜退昏庸的官员,晋升贤明的官员。
“汝陟帝位。”(《尚书·舜典》)这里的“陟”表示登上帝位,是帝王登基的专用词汇。
《尔雅》:
“陟,陞也。”(《尔雅·释诂》)这是对“陟”字的基本解释,表示上升、登高的意思。
“山三袭曰陟。”(《尔雅·释山》)这里的“陟”用来形容重叠的山陵,即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。
其他文献:
“举得失以表黜陟,征存亡以标劝戒。”(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)这里的“黜陟”同样表示官员的进退升降,强调了历史记载中对于官员奖惩的记录和警示作用。
“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”(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)这里的“陟罚臧否”表示奖惩褒贬,诸葛亮在这里强调了奖惩应该公正严明,不应该有所偏私。
图片
“陟”字四字词语
登山陟岭:形容旅途艰辛劳累,需要翻山越岭。这个词语体现了“陟”字登高、翻越的意象。
陟遐自迩:意思是做事要扎扎实实,循序渐进。出自唐·王勃《平台秘略论十首·幼俊》。这里的“陟遐”表示远行或追求高远的目标,“自迩”则表示从近处开始,逐步前进。整个词语强调了做事要脚踏实地,不可急功近利。
赏罚黜陟:指官吏的赏赐、惩罚和官职的升降。这个词语中的“黜陟”即表示官员的进退升降,体现了古代官场中的奖惩制度。
黜陟幽明:意思是黜退昏愚的官员,晋升贤明的官员。出自《书·舜典》。这个词语中的“陟”表示晋升,“幽明”则分别指昏庸和贤明,强调了选拔官员应该看重其才能和品德。
陟罚臧否:意思是赏罚褒贬。出自三国·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。这个词语中的“陟罚”表示奖惩,“臧否”则表示好坏、善恶,强调了处理事务要公正严明,奖惩得当。
图片
陟岵陟屺:指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出自《诗经·魏风·陟岵》。这里的“岵”和“屺”都是山名,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远方和思念之情。整个词语表达了远离家乡的人对父母的深切思念。
瞻云陟屺:比喻思亲。也出自《诗经·魏风·陟岵》。这个词语与“陟岵陟屺”类似,都表达了思念之情,但更侧重于对父母的怀念和敬仰。
我是谢老师,每天带你发现汉字秘密,感受文字魅力
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,喜欢的你请点【赞】、【在看】和【转发】,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,感谢支持,感谢遇见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